评论员 张莉
近日,上海某饭馆 200 元一份的潮汕砂锅白粥火了。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在上海遭遇 " 白粥刺客 ",标价 200 元,却只有一锅白粥和一些咸菜。经媒体发布后,相关话题登上热搜。
一份白粥 200 元,感人的价格堪比 " 宋焰熬粥 ",就连上海本地人都觉得太离谱。餐厅店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这款白粥之所以贵,是因为使用了依云水(某法国品牌矿泉水)熬煮,初衷并不是卖给大众消费的,十几年前就是这个价格了,他还认为嫌贵的 " 都不是终极顾客 "。
按照店长的意思,餐厅的白粥是明码标价,有人愿意买就卖,更像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这没什么毛病。但此事争论的焦点在于,这道白粥的定价是否合理。
依照现有相关法规,对于市场定价的细则比较模糊,对定价 " 过高 " 并没有明确的界定,因此在监管上存在一定难度。
有记者进行了实测,制作这样一份白粥,成本只要 13 元。餐厅 200 元一份的定价不仅远超成本,也超出了餐饮行业的合理利润。
自主定价并不意味着可以漫天要价,不管是 " 价值决定价格 " 还是 " 市场决定价格 ",200 元一份的白粥明显不符合市场经济行为、也超出了公众的消费认知。况且,有消费者对此价格并不认可,并表示自己点的白粥底部已经烧糊。
明码标价并不是挡箭牌,如果不被大众认可,做的也是一锤子买卖,即便能留得住钱,也会伤了食客的心,守住定价合理的边界,很有必要。